股市杠杆融资 31省排名

发布日期:2025-04-06 23:23    点击次数:107

股市杠杆融资 31省排名

【正文】股市杠杆融资

本文聚焦各地2024年经济体量、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及2023年经济普查情况。

一、31个省级行政区2024年经济体量及增速情况:分化很明显,主要靠外需推动

(一)经济体量:10万亿以上两个、5万亿以上11个、2万亿以下8个

1、广东与江苏的2024年经济体量分别达到14.16万亿和13.70万亿,继续稳居前两位,也是经济体量唯一超过10万亿的两个省级行政区。

2、经济体量超过5万亿的省级行政区有11个,除广东与江苏外的其余9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山东(9.86万亿)、浙江(9.01万亿)、四川(6.47万亿)、河南(6.36万亿)、湖北(6万亿)、福建(5.78万亿)、上海(5.39万亿)、湖南(5.32万亿)和安徽(5.05万亿)。

3、经济体量在2万亿以下的省级行政区有8个,依次为天津(1.8万亿)、黑龙江(1.65万亿)、吉林(1.44万亿)、甘肃(1.3万亿)、海南(0.79万亿)、宁夏(0.55万亿)、青海(0.4万亿)和西藏(0.28万亿)。

(二)位次变化:上海超过湖南,北京超过河北,内蒙古超过山西

2024年,有六个省份的位次发生了变化。其中,上海以5.39万亿的经济体量超过位居全国第十,超过湖南的5.32万亿;北京以4.98万亿的经济体量位居全力经13,超过河北的4.75万亿;内蒙古则以2.63万亿的经济体量位居全国第21,超过山西的2.55万亿。

(三)增量变化:江浙沪位居前三,山东、北京、广东、四川、河南、湖北紧随其后

从2024年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体量的增量来看,江苏、浙江、上海分别以0.88万亿、0.75万亿和0.67万亿的增量位居前三,山东、北京、广东、四川、河南、湖北则分别以0.65万亿、0.61万亿、0.6万亿、0.46万亿、0.45万亿和0.42万亿的增量紧随其后。

(四)经济增速:9个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

1、经济体量超过5万亿的地区中,广东表现最差

2024年有9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增速低于5%的全国平均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山西(2.3%)、青海(2.7%)、黑龙江(3.2%)、云南(3.3%)、广东(3.5%)、海南(3.7%)、广西(4.2%)、吉林(4.3%)、湖南(4.8%)。

其中,经济体量超过3万亿的省级行政区中,只有广东、湖南和云南的经济增速低于5%,而经济体量超过5万亿的省级行政区中,也只有广东的经济增速低于4%。

2、12个地区超过5.5%(含),除广东外的东部、中部和部分西部地区表现不俗

2024年有12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增速高于5.5%,从高到低依次为西藏(6.3%)、新疆(6.1%)、江苏(5.8%)、湖北(5.8%)、安徽(5.8%)、内蒙古(5.8%)、甘肃(5.8%)、山东(5.7%)、四川(5.7%)、重庆(5.7%)。

可以看出,这些地区中,除江苏、山东外,其余地区均位于中部和西部。

(五)内需疲弱:3个地区投资增速为负,5个地区消费增速为负(北上广均较弱)

2024年,全国口径下的投资与消费增速分别为3.2%和3.6%,低于5%的经济增速水平。数据上看,各地在投资与消费方面的表现分化男装为明显。

1、有3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分别为广西(-3.2%)、广东(-4.5%)和云南(-7.7%),此外重庆(0.1%)、浙江(0.4%)、贵州(0.6%)、江苏(1.5%)、四川(2.4%)、湖南(2.8%)、天津(3.1%)、甘肃(3.25)、山西(3.2%)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有5个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负,分别为海南(-4.2%)、天津(-3.1%)、上海(-3.1%)、北京(-2.7%)、青海(-0.7%),此外广东(0.8%)、广西(1.6%)、黑龙江(1.9%)、新疆(2%)、山西(2.5%)、云南(2.9%)、吉林(3%)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作为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在2024年表现总体较弱,这表明2024年经济体量较大地区的经济增速主要靠外需推动。

二、31个省级行政区2025年增速目标设定情况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两会基本均已召开完毕,各地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基本均已出炉。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向变化:1升(仅天津)+15不变+15降(多数降0.5个百分点)

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1个地区的经济增速目标有所调整,即天津上调0.5个百分点至5%左右(2024年基数偏低);有15个地区的经济增速目标出现了下降,且除海南(由8%左右下调至6%以上)和西藏(由8%左右下调至7-8%)外,其余13个地区均下调0.5个百分点;另有15个地区的经济增速目标保持不变,包括前五个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湖北、上海、北京、江西、重庆、云南、广西、山西、内蒙古和贵州。

可以看出,五个经济大省和上海、北京、重庆等三个直辖市的经济增速目标均保持不变,这意味着2025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大概率也会保持不变,继续设定在5%左右的水平上。

(二)区间分布:9个5.5%左右+14个5%左右+1个5%以下+6个6%左右

1、6个地区将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6%左右(或以上),按经济体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北(6%左右)、重庆(6%左右)、内蒙古(6%左右)、新疆(6%左右)海南(6%以上)和西藏(7-8%)。

2、9个地区将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或以上),按经济体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浙江(5.5%左右)、河南(5.5%左右)、四川(5.5%以上)、湖南(5.5%左右)、安徽(5.5%以上)、贵州(5.5%左右)、吉林(5.5%左右)、甘肃(5.5%左右)和宁夏(5.5%左右)。

3、1个地区将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以下,即青海(4.5%左右);另有1个地区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5.5%之间(即福建)。

4、其余14个地区均将2025年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或以上),按经济体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河北、北京、陕西、江西、辽宁、云南、广西、山西、天津和黑龙江。

三、31个省级行政区2023年经济体量情况(经济普查口径):越发达越容易被低估

(一)2024年12月26日(周四),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关于修订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随后各地在公布2024年经济数据时也相应公布了其2023年的经济普查结果(除内蒙古外)。

(二)和2023年初步核算的GDP相比,经济普查视角下的各地2023年GDP普遍有所上调,其中上调幅度超过2000亿的地区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0.42万亿)、北京(0.36万亿)、浙江(0.31万亿)、江苏(0.27万亿)、广东(0.22万亿)和山东(0.21万亿)。

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上调幅度越大,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越发达,而第三产业核算时往往会存在比较大的空间,很容易被低估。例如,2023年全国GDP被上调的3.37万亿便主要由第三产业贡献。

四、结语

(一)数据告诉我们,2024年全国各地的经济增速主要靠外需推动,内需的贡献相对较小,而分化也较为明显。特别是,一线城市在消费端面临较大压力,表明其内需受到的冲击最大。其中,广东的疲弱态势最为明显,浙江和江苏的表现相对好一些。

(二)从经济普查结果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经济体量上调的空间也越大。例如,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服务业的重估空间相对就大一些。

(三)选择上调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天津也只是由2024年的4.5%左右上调至5%左右而已,并没有太离谱。这意味着,从平均值来看,31个省级行政区把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下调了约0.56个百分点。虽然前十个经济大省中有四个将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前五个经济大省并未作变动,故仍然认为全国层面看2025年目标依然会维持在5%左右。

(四)相较于全国而言,有些地方的经济增速目标设定根本无价值(设定的随意性较高),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海南、青海、西藏和广西等地。这说明,在看待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上,也只有经济大省及上海、北京等地具有参考价值。

(五)考虑到2024年有22个省级行政区未完成经济增长目标,而部分经济大省显现出乏力(广东),这意味着2024年经济基本面的困难程度是全方位的。数据上看,这种困难主要体现在消费端(如广东)以及债务方面,如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便明确指出“债务化解带来的收缩效应仍会延续”。换言之股市杠杆融资,债务与消费困境使得地方政府的负担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