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杠杆的意思 创新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通知》推动新能源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同步建立新能源(001258)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有利于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有利于促进电力市场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新形势下深化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是持续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能源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目前60%以上的发电量价格已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约5.2亿、8.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达42%。2024年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约19%。在此背景下,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是进一步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建设、促进发电侧有效竞争的关键环节。
改革是有效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新能源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消纳瓶颈日益显现,投资运行效率也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以及预测准确性差,近年来随着其接入比例的提高,系统调节资源相对越来越稀缺,电力安全运行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基于计划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措施亟需调整,迫切要求建立更加精确、灵敏反映调节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信号,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和电力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只有参与市场竞争,才能促进新能源及储能等相关产业向着市场友好型、系统友好型的方向创新和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创新的改革措施将有效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紧密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情况,推动新能源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同步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促进新能源与电力市场有机融合,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能够带来多重好处。发电属竞争性环节,新能源在发电环节占比越高,越无法独立于电力市场之外。电力是系统集成、实时平衡的产品,不同发电类型之间必须保持高效协同。当新能源在发电环节比重较低时,可作为优先发电予以保障,对市场运行的影响较小,其消纳所需的调节资源供给充足、系统调节成本也较低。但当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其对系统和市场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继续徘徊于市场之外,则既不利于市场正常运行,也不利于新能源自身消纳利用。这一结论已从国外电力市场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在我国,新能源占比较高的地区也已不同程度地推动新能源入市。
《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后,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交易电量比例,促进电力市场建设。改革将建立健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系统调节资源投资运行,为新能源消纳利用提供坚实支撑,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有利于引导新能源优化空间、时间布局,促进电站合理选址、运行,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降低电力系统调节压力和调节成本,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是创新建立的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能够实现价格市场化与价格支持政策的有机融合。国际经验表明,电力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在体现新能源的环境价值存在失灵时,市场交易与价格支持政策并不冲突。为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典型电力市场国家在强调新能源平等参与电力市场、促进效率提升的同时,还密切关注新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等情况,结合新能源发展目标,决定是否以及如何采取“场外”价格支持政策。德国2000年起对新能源实行“购买保证+固定上网电价”;为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2017年起全面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同时通过竞争性招标决定市场价格之外的“固定溢价补贴”。英国2002年起实施“强制配额+绿证交易”为主的支持政策;为以更具效率和可控的方式促进新能源发展,降低消费者和投资者风险,从2017年起转而实行差价合约制度,通过竞争性招标产生合约价格,对合约价格和电力市场参考价格之间的“差价”实行“多退少补”。
此次改革方案建立的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可从多个维度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首先,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对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实行差价结算,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落实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其次,纳入机制的新能源发电,与其他发电平等参与电力市场,有利于推动电力市场建设,营造新能源发展良好环境。再次,机制电价的确定和差价结算的设计也充分引入了竞争机制,可进一步对新能源企业形成正向激励,促进效率提升。如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竞价形成,可及时反映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提高支持措施的效率;在差价结算环节引入“对标”,即按同类项目市场交易均价而非单个机组市场价格进行差价结算,意味着效率越高、效用越高的机组可获得更高收入,反之亦然。并且,为确保差价结算中市场交易均价选取的科学、公平、透明,《通知》明确按发电侧实时市场同类项目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按交易活跃周期价格确定)。
协同的配套政策确保改革高效平稳推进
一是与电力市场建设的协同。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电力市场规则应促进新能源公平参与,反映调节性资源价值,提供灵活性充足性等价格信号。因此,《通知》提出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明确电网企业可通过市场化方式采购新能源电量作为代理购电来源;要求持续增强市场价格信号对新能源发展的引导作用。
二是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同。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除电力市场外,新能源价格政策与规划目标、绿色电力消费、技术进步等密切相关。因此,《通知》进一步明确各地改革实施方案要有利于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的落实。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由各地妥善衔接现行相关政策;增量项目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考虑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强化改革与绿证政策协同,明确纳入机制的电量,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展望未来,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科学调控协同发力,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加坚实支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文丨杨娟炒股杠杆的意思,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所研究员